电商平台的火热,每一个品牌都想从中分一杯羹,不管品牌有多少知名度。大品牌借助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,而小品牌在这夹缝中艰难生存,若是想成长为大品牌,成功分得一杯羹,那这一点,不得不注意起来。
这一点,就是控价。正确的控价,就是能实现保护品牌、提升销量的作用。

如果不控价呢,价格就失控了,一家比一家低,就变成大打价格战。毕竟相同的东西,顾客更喜欢价格低的那一方嘛,顾客是很愿意看到低价的,越低越好。但对于品牌来讲就不是那么回事了,价格战造成的恶劣后果就是损害品牌形象,即使品牌产品质量很高,但给人的印象就只有低价,成为了低价的代名词,就很难翻身了。
但如果控价过度也不是件什么好事,低价是没有了,但是分销商想要加入也被阻碍了,因为价格不能随意改变,引流不顺利却又不能搞活动适当降价,那就铁定是赔本的买卖了,谁还会想着加入呢?更严重点,原本那些已经认同品牌的经销商也会被吓走,分销少了,规模小了,品牌的号召力也就弱了,市场导力也就弱了,品牌的认可度就低了。另外,控死价了,分销商不愿分销了,那品牌就要自己承受网络零售的成本,无疑又为品牌的生存增加了一丝难度。
所以,价必须控!但这个度,也必须合理!而不是一味控价,一旦控死价,特别对于中小品牌,就相当于扼住品牌生命的咽喉。所以合理控价才是品牌成长不能忽略的因素。

先分析一下这两个案例吧,更方便地理解这个度。
1、某休闲零食品牌控价,分销商也都支持控价。但是某一次分销商得到了电商平台的活动坑位,必须马上拿下,价格没有超过要求的最低价,但品牌方认为这一活动不属于电商节的促销活动,属于乱价,必须马上罚款。
分析:其实罚款不是目的,主要目的是要控价。这种情况下应该酌情考虑,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并非只有电商节才有。如果只规定几个大型电商节才能促销,而且事先没有说明的情况下,如此强硬的处罚,容易吓走分销商,也很难进一步吸引分销商进行推广。
2、某知名汽车饰品品牌,规定只要低于规定价格,哪怕是一块钱,也要立马投诉维权。
这个就是属于硬性要求,如果事先跟分销商说清楚了也还好,但是这一规定,容易劝退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加入这个品牌的分销商。

上面的例子呢,品牌都明白控价的好处,但都没把握好合理的措施。要想把握好这个度,还得先了解控价的目的。
1、控价是为了避免分销商盲目进行价格战,导致品牌冠以低价的代名词,并降低利润。
2、控价是为了招来更多的分销商,更好地推广自有品牌,而不是吓跑分销商。
3、控价是为了自身与分销商都有足够的余地和利润进行控价,能够灵活地参与平台的促销活动中来,而不是死死控在一个价格不放,导致双方都无法具备足够的竞争力。
4、控价是为了保障正常的网络零售秩序。

了解了控价的目的了,这个合理的措施就容易掌握了。
1、日常销售不能低于日常销售价,低了就是乱价,可以断货、维权或者按照合同照章办事。
2、支持分销商参与活动,但不能盲目参与活动。规定同款产品一个月参与活动的次数、天数以及价格范围,活动结束后,必须马上恢复日常销售价。
3、分销商参与活动可以获得品牌方的补贴等优惠政策。
4、参与活动必须是电商平台官方活动,有平台活动坑位支持,有了费用投入,就要有预期的产出计划。
小品牌如果能够把控价重视起来,并能采取合理的手段,可以迅速获得大量分销商,降低自己投入的营销成本,还能迅速获得大量平台的活动坑位,增加曝光度,销量、知名度两手抓,成为大品牌也就指日可待了。
如果您对控价还有不清楚的地方,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,也可以私信小豆哦~24小时在线ing~